充分发挥外语一流学科优势,大力推动湖湘文化国际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等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塑造与维护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形象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湖南作为红色文化大省,湖湘红色文化是湘楚大地孕育出的“璀璨明珠”,在中华文化中一枝独秀,能够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贡献资源和力量。基于此,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推动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大创小组以《发挥外语学科专业优势,推动中国国际形象塑造》为题,利用多语言叙事,提炼总结“创·新”对外传播模式,归纳“一创两新”的多元策略,以期提升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感召力与亲和力。
该团队指导老师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郑燕虹教授。郑老师开设了“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文学翻译实践”“湖湘文化传承传播”等多门课程,领衔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她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爱学生,指导学生经验丰富,深受学生们喜爱。她鼓励学生们一定要学以致用,注重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服务社会和国家发展。她曾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
项目组成员在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早在2021年就开始论证,并多次修订问卷、开展实地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收集有效问卷519份,形成详细的访谈记录,最终完成了2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以及多篇学术论文。目前研究团队致力于构建“翻译创作+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新策略,对雷锋故事、雷锋纪念馆讲解词进行了多语种翻译,成稿了10万余字。
与此同时,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青年志愿者行动实践育人品牌活动,并在湖南雷锋纪念馆挂牌《文学翻译实践》课程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们争做志愿者,走进湖南雷锋纪念馆用英语、俄语、法语等5种语言向来自俄罗斯、印度、马里、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刚果(布)、叙利亚等10余个国家的学者和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传播湖湘红色文化。迄今已有近200名外语专业的学生走进雷锋纪念馆,翻译雷锋故事、绘制雷锋漫画、举办红色论坛、开展国际传播,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在专业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自己用英语大胆地向外国留学生讲述雷锋故事、中国故事,讲解湖湘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文化自信,而且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自己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在多次调研与总结后,团队成员一致认为要构建“多语种人才培养+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以及“新媒体平台+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新策略,就要注重加强和促进学院不同专业语种的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切实增强语言交际能力与湖湘红色文化功能,提升国际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以精准传播和定向传播为导向,强势传播和柔性传播相融合,助力湖湘红色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外受众中的认可度、接受度、影响力和感染力。
项目调研结果表明:湖湘红色文化能成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载体,也必将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仍存在传播效能不足、媒体交流合作意识欠佳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研究团队围绕“发挥外语学科专业优势 推动湖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培养精通红色文化国际传播且专注于媒体外交的专业人才,要从制度上推动媒体外交对外传播湖湘红色文化,要善于与国外新闻媒体合作“借台唱戏”。二是需要加强对国外受众的研究,要通过分析国外受众的网络数据分流出不同群体,制定针对性强的传播策略。三是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和国内外籍传播主体的作用,借助新媒体积极开发展文创产业,善于利用动画技术,创造以湖湘红色文化为精神内核的艺术价值。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留学生及学者、华人华侨等的文化交流作用,带领他们共同学习湖湘红色文化,携手共促红色文化对外传播。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优势,致力于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沟通桥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创新,有效提升了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质量,在全国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推动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