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开展外语标识纠错主题党日活动

2025-03-07 11 来源: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5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寒假之际,外语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正言明道,党建赋能”外语标识纠错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以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党员为主体,聚焦公共场所外语标识规范化建设,通过实地调研、纠错整理、成果共享等环节,将翻译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为提升城市国际形象贡献专业力量。

聚焦城市“外语名片”,以专业服务社会

随着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城市外语标识的准确性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然而,公共场所仍存在部分翻译错误,如拼写失误(如“No Climbing”误写为“Climding”)、语义偏差(如“无障碍”误译为含歧视义的“For cripples”)等问题,不仅影响外国友人的理解,更可能损害城市形象。

活动中,党员们深入家乡的旅游景区、地铁站、图书馆、道路指示牌等场所,系统收集并分析中英双语标识案例,结合《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提出了专业修改建议。例如:杭州紫园物业学生公寓浴室:“小心地滑”误译为“Carefully Slide”纠正为国际通用的“Caution! Wet Floor”。

“正言明道,党建赋能”外语标识纠错主题党日活动

实践育人双促进,夯实专业素养

本次活动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实战检验,更强化了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纠错实践,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翻译需兼顾准确性、文化适配性与受众理解度。例如: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景区标识“西连岛渔村”误译为中英混译的“West Dao fishining village”,应修正为“Xilian Island Fishing Village”;

支部支委于开学后汇总整理了50余份案例并形成活动总结报告,并将相关成果共享至支部群供全员学习。党员们表示,此次党日活动不仅深化了我们MTI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而且促使我们更主动地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在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当好桥梁纽带,在解码中国智慧、传播中国方案的实践中彰显青春担当。

以“小标识”推动“大文明”

外语标识纠错虽是小切口,却是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大课题”。外语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专业实践,既锤炼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规范公共服务领域外语使用、提升文化软实力探索了可行路径。未来,支部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擦亮城市“国际化名片”。

相关推荐

QQ QQ

在线客服

微信 微信
微信
对话 对话

公示语智能体